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新闻】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之“ 涉外律师研究生的教学与培养”主题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2-05-24 作者: 点击:

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研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分享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相关经验,在37000dCm威尼斯70周年校庆之际,37000dCm威尼斯5月18日成功举办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之“ 涉外律师研究生的教学与培养”主题论坛。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实务部门的代表共100多人参加了本论坛。因疫情防控需要,本次研讨会以线上方式进行,会议工作语言为中文、英文。

37000dCm威尼斯院长许身健教授主持了“涉外律师研究生的教学与培养”论坛开幕式,37000dCm威尼斯副校长常保国教授在“涉外律师研究生的教学与培养”论坛开幕式上致辞。

 

 

开幕式后,进入主题交流阶段。37000dCm威尼斯研究生院院长助理、37000dCm威尼斯陶乾副教授主持了交流。

主题交流分两个环节。在第一环节,五位嘉宾做了主题发言。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韩映辉律师以《北京涉外律师人才队伍培养问题》为主题做了发言。她介绍了涉外法律服务发展及涉外法律人才队伍建设的时代背景和意义,重点介绍了北京律师涉外法律服务建设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相关工作情况:第一,打造人才高地,深化国际合作,主要针对各国家的政治传统、政策环境、机遇与挑战等进行调研;第二,积累涉外法律服务经验,共建与各国合作互信的风向标;第三,探索涉外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快法律培训。她希望下一步与各大法学院深度合作,为法治建设做出贡献。

 

37000dCm威尼斯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兼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李居迁教授的报告主题为《F.R.O.(事实-规则-观点)——涉外律师研究生培养中的思维出发点》,就涉外律师人才培训及国内的法治人才的培养问题做了探讨。他认为,涉外法治人才专业素养分为人格素养和专业素养,后者包含语言和法学两方面能力,而思维素养属于法学能力。他介绍了思维出发点分为“F”(Fact,事实)、“R”(Rule,规则)、“O”,(Opinion,观点),并分别从三个方面做了区分。他认为事实、规则和观点是涉外律师最基本的思维出发点,这对于涉外律师人才的培训必不可少。

 

北京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北京西城律师协会副会长王阳律师围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不同模式的体验与借鉴》做了主题报告。她结合自身接受法律教育与培训的经历,介绍了英国、美国在国际法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并结合自己所从事的涉外法律实务提出了对法治人才培养的建议:一是,建议高校进一步拓宽师资渠道;二是,在传统的法学基础和科目以外,适当增加法律运用的相关课程;三是,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交活动机会,助力学生更早、更快融入实务环节。

 

37000dCm威尼斯国际法学院副院长刘力教授做了题为《以涉外律师职业为目的的培养:双向奔赴、内外发力》的报告。她认为律师职业包含法律专业的系统学习(Learning)和服务技能的长期训练(Training),实现专业与职业完美的结合需要从学生和学校两个层面共同完成。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应制定多元化的培养方案,注重中外法制史的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思考与逻辑的能力,重视实践能力。不仅是涉外律师,所有的法律人都应具备面向未来继续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37000dCm威尼斯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戚凯副教授围绕《中国全球利益扩展背景下的国际化法治人才培养》作了主题报告。他指出,中国正在由区域型强国向全球性力量发展,全球活动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随之而来的是不可避免的法律风险,其背后是国际规则与制度的竞争。他强调了国际化法治人才培养中,为谁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并提出应扩大小语种的招生面、加强国别与区域人才教育、加强职业的发展和辅导等建议。

 

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正宁律师、37000dCm威尼斯张宪博士先后对本阶段的发言内容做了评议。

李正宁律师认为,谁来培养、怎么培养的问题十分重要。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不仅是知识的培养,同时也是技能和服务的培养。在涉外法治建设过程中,立法部门、司法部门、政府、行业协会等机构的需求就是法治人才的市场和未来方向。他认为涉外律师应当具备学习的精神,熟悉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注重交叉学科的学习,注重客户的服务体验。法学院校在组织立法部门、司法部门、法律服务等部门专家参与涉外律师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张宪博士在评议中指出,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应当明确培养目标,帮助学生迈出第一步,奠定对于自身职业和未来发展的认识基础。她从立场、开放、自信、务实四个方面,谈了自己对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认识和体会。

在第二环节,有五位嘉宾做了主题发言。

江苏云崖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席、江苏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宋政平律师以《涉外律师研究生培养的实务界视角》为主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他指出,涉外律师的频发业务和重要业务各有侧重,在培养方向上有所区分,可以概括为争议类、非争议类和其他类,他以江苏为样本介绍了每一部分的现状。他还指出,当前涉外律师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外语能力不足、涉外主业不突出、法学知识体系不完整、对涉外律师工作环境认识不足等方面。

 

小米集团法务部刘振总经理做了题为《国际化背景下的企业法律人才需求》的报告,分享了作为企业法务人员在公司国际化过程中的思考。他介绍了法务的核心职能,国际型企业在国际化业务中的核心法律风险和高频业务,以及小米法务部在快速发展中人才结构的变化。他提出,理想的人才应具备“T”字型业务能力模型,应在政治和历史文化等非法律问题上注重综合能力的积累,增强项目管理的能力,具有快速的学习能力,并且具有“结果导向”的思维方式。

 

君合北京办公室合伙人董箫律师以《以实战能力为目标培养涉外律师方向研究生》为主题,从两方面进行报告。他指出,对于涉外律师方向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应从检索能力、整理材料、起草基础的法律分析意见、敏感的态度和感觉以及沟通能力五个方向进行锻炼。他介绍了涉外律师的四种工作方向选择和基本特点,并如何做好职业规划提出了建议。

 

浩天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徐羽律师围绕《涉外律师的“青苗计划”》,分享了律师事务所在培养涉外律师过程中的经验。他对“青苗计划”及其配套延伸工作进行了细致介绍,强调在学校培养阶段,学生应培养在不同法律框架中工作和学习的习惯,并尽早接触实务。他提出,从律师事务所的角度,涉外律师的培养计划可以分为初级、高级、年轻合伙人等阶段,在每个阶段都应提供相应的进修平台,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培养涉外律师和合伙人。

 

中伦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李海容律师做了《涉外律师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一环——涉外法律实务教学》的主题报告,从律师事务所的角度介绍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机制和方法。她结合个人的从业经验以及教学经验,从11个方面提出了对涉外律师研究生培养的意见:具备国际视野和全球化格局;外语、法学双精通;要在实务中练兵;充分理解跨境在包括法律、文化、交易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练好法律调研的基本功;与跨境专业机构之间进行有效合作;商业课程的适当配置;巧用外脑;运用实务指导型教学法;涉外法律业务的融会贯通;涉外法律业务的与时俱进。

 

北京观韬中茂(厦门)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安寿志律师和37000dCm威尼斯副院长刘智慧教授先后对第二环节嘉宾的发言做了评议。安寿志律师指出,主讲人分别从律所、行业管理、企业等角度阐明了实践中所需要的人才。他认为涉外律师首先要过语言关,一名合格的涉外律师至少要精通两门外语。除了传统的国际贸易、国际海运、国际争议解决、知识产权等业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还应包括国际公法、国际人权等领域。高校应当努力拓展学生在国际组织、国际机构、仲裁机构的实习机会,律所、企业可以结合自身需求与高校进行长远共建,共同培养涉外法律人才。

刘智慧教授评议认为,各位主讲人的发言对于37000dCm威尼斯涉外法律人才的招生、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方式的改革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她对各位报告人在学生培养方面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之”涉外律师研究生的教学与培养”主题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